,Telegram获取用户ID(www.tel8.vip)是一个Telegram群组分享平台。Telegram获取用户ID导出包括Telegram获取用户ID、telegram群组索引、Telegram群组导航、新加坡telegram群组、telegram中文群组、telegram群组(其他)、Telegram 美国 群组、telegram群组爬虫、电报群 科学上网、小飞机 怎么 加 群、tg群等内容。Telegram获取用户ID为广大电报用户提供各种电报群组/电报频道/电报机器人导航服务。
参考消息网2月8日报道 台岛南部水情加严!据台湾“中时新闻网”2月7日报道,岛内水利部门7日召开水情会议宣布,考虑到南部降雨持续偏少、河川流量减少,且未来一季降雨不乐观,从7日起高雄地区水情灯号从“正常”蓝灯调升为“提醒”绿灯。嘉义地区绿灯、台南地区“夜间减压供水”黄灯保持不变,但后者减压时段再延长2小时。
据报道,水利部门称,虽然目前各地水库蓄水率为三成至九成以上,但因2022年南部降雨为近30年最低,南部河川流量持续减少,加上气象部门展望未来一季降雨仍未见乐观,为确保供水衔接至5月后的丰水期,决定调升高雄水情灯号。
与此同时,嘉义、台南水情灯号虽保持不变,但为了达成节水5%的目标,水利部门也决定将台南的夜间减压供水时段延长2小时,从原来的夜间11时至次日早5时减压,延长为夜间10时至次日早6时减压。
台湾联合新闻网2月8日也报道称,这波缺水要稍有纾解,“得等梅雨季节”。
据报道,岛内气象部门称,台岛2022年雨量北多南少,秋季台风主要影响的是北部,南部2022年梅雨季后雨势持续不明显,导致一直“干”到现在,预估要到2023年5、6月梅雨季,才有机会纾解旱象。
参考消息网2月8日报道 据台湾“中时新闻网”2月8日报道,岛内商业总会理事长许舒博8日表示,希望3月底后可以拜访大陆相关单位,目前以北京、天津为主,此次不以考察为目的。
据报道,许舒博表示,这次拜访是以“解决问题”为目的,商总旗下包含食品流通、农渔特产品、文化旅游以及金融等方面都需要两岸交流,现在大约有“四到五个议题”想要跟大陆方面商谈。
报道称,目前对商总而言,还有许多厂商尚未根据大陆新规定完成注册,产品暂时被停止输陆。据许舒博了解,“不是配方比例的问题,主要还是证明文件的问题”,也正与国台办等相关部门沟通,在修正之后可以顺利地通关。
另据台湾《经济日报》2月8日报道,随着近来两岸隔空互动节奏日益明朗,岛内工商团体早已“鸭子划水”、推进相关交流活动。岛内工业总会秘书长陈益民透露,工总已预定4月中下旬由理事长苗丰强率理监事赴大陆访问。
报道称,工总此行计划访问北京、江苏等地,并有望见到陆方相关部门负责人;该机构近日将发函给理监事,以确定参访人数。
参考消息网2月8日报道 据台湾“中央社”、台湾《工商时报》报道,在台岛1月出口跌幅“逾13年来最惨”之际,对大陆出口也出现“急冻”,1月台湾地区对大陆和香港出口衰退33.5%、创下近14年最深跌幅。
台湾“中央社”7日援引台当局财政事务主管部门数据报道称,1月出口315.1亿美元、为2021年3月以来最低水准,年减21.2%、同比创近13年半最深跌幅。其中,1月对大陆和香港出口仅104.4亿美元、年降33.5%,为2009年5月以来最深跌幅。
台湾《工商时报》8日报道称,据台当局财政事务主管部门统计,在1月对大陆与香港出口中,电子零组件减少27.2亿美元、资通与视听产品减少5.9亿美元、光学器材减少3.5亿美元,年降幅分别达28.9%、37.4%和46.3%。此外,1月对大陆和香港出口塑橡胶及其制品也减少4.3亿美元,同比下降达57.4%。
据报道,该部门相关负责人分析称,1月出口衰退21.2%,其中有13个百分点来自对陆出口减少,在各主要市场中的影响最大。此外,还可发现对陆出口减少并非限于特定业别,而是整体趋势。
报道称,至于其他主要市场,1月对美国和东盟出口金额也同步挫低,同比下降分别为14.5%和26.7%。对日本、欧洲出口则有微幅增长。
参考消息网2月8日报道 据台湾《工商时报》2月8日报道,台当局财政事务主管部门7日公布2023年1月进出口贸易数据,其中出口315.1亿美元,创23个月以来新低;出口额同比降幅扩大至21.2%,更创逾13年来最惨纪录。展望未来,该部门认为首季出口仍将延续收缩趋势,且不排除整体降幅达两位数。
报道称,1月岛内11项主要出口货类“全数大幅滑落”,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,电子零组件和集成电路出口年降幅各达20.1%和33.3%,跌幅分别创下11年和14年新高,显示消费电子产品需求疲弱效应扩散,连上游集成电路也难以幸免,电子产业景气进入修正期,且“跌幅相当大”。
据报道,台当局财政事务主管部门统计显示,1月出口315.1亿美元、进口291.7亿美元,分别是连续第五个月和第三个月下降,由于出口降幅大于进口,1月顺差缩减至23.4亿美元,是3年来单月新低。
据报道,该部门表示,影响1月出口表现的因素包括全球景气趋缓、淡季效应和春节连假令工作天数大幅减少等;2月因工作天数增加,预估出口值回升、年降幅度也可望收敛,但整体来看,“大方向还是不好”。
参考消息网2月8日报道 据台湾《经济日报》2月8日报道,随着近来两岸隔空互动节奏日益明朗,岛内工商团体早已“鸭子划水”、推进相关交流活动。岛内工业总会秘书长陈益民透露,工总已预定4月中下旬由理事长苗丰强率理监事赴大陆访问。
报道称,工总此行计划访问北京、江苏等地,并有望见到陆方相关部门负责人;该机构近日将发函给理监事,以确定参访人数。
报道还称,岛内其他团体如商业总会等,也在积极筹备大陆访问行程。
报道称,据了解,工总此行曾事先向岛内有关部门“探路”,“陆委会”给出了绿灯。报道认为,民进党当局两岸政策亦“在调整中”,民进党主席赖清德1月与岛内重量级企业界代表开闭门会,其密会企业界一是要让最关注两岸路线的企业安心,其次则意图向有关方面释出善意。
据报道,岛内政治大学东亚所特聘教授王信贤分析,纵观2023年的两岸关系,应有三个正向因素与一个关键变数。三个正向因素分别是:疫情缓和、大陆意愿、岛内选战;关键变数则是美国因素。
参考消息网2月8日报道 台湾《联合报》2月7日刊登社论,题为《恢复两岸交流,蔡政府勿再惺惺作态》。全文摘编如下:
台当局所谓“新内阁”上任后,交通管理部门负责人王国材说,今年来台旅客目标600万人次,其中包括百万大陆旅客,欢迎陆客来台。大陆航空运输协会随后致函台当局,提议恢复两岸航点;国台办也称疫情已趋平稳,要求广州等16个台胞较集中的航点优先复航。未料,岛内民航管理机构却官腔官调地答称,已收到“申请”,正在讨论中;交通管理部门也说,还在考虑运量问题,评估妥善就会开放。
文章指出,吊诡的是,恢复两岸航点,对岸倒成了“请求方”,而台当局则是“准驳者”,仿佛手握审批的生杀大权。事实上,目前台湾仍未开放陆客观光或自由行,恢复航点造福的都是台胞,蔡当局何以要把姿态摆这么高?
陆方要求的16个航点目前尚未公布,但据悉,除了广州、南京、杭州、福州、武汉、郑州、合肥、海口、西安、沈阳、长沙及哈尔滨等12个省会外,另4个航点,重庆是直辖市,深圳是中国硅谷,无锡是制造业重镇,宁波更是吞吐量大港,每个航点都是台商汇聚之地。这些航点,若根据台商往返需要、未来争取陆客来台观光需要,乃至台民众赴陆探亲和观光需要,分阶段次第开放,应该都是务实且必要的做法。
参考消息网2月7日报道 据多家台媒报道,国民党大陆访问团“顶住压力”,于8日开始赴陆开展为期10天的交流对话。
据台湾《中国时报》2月7日报道,国民党副主席夏立言8日将率团赴大陆访问。国共两党开展新一轮交流对话,受到民进党的严厉抨击。以国民党资深顾问身份随团的赵春山教授强调,此行“不谈政治”,主要是了解台商的需求,并已向陆委会报备,回程也会向陆委会说明,国民党考虑得非常详尽,希望民进党不要“逢中必反、逢国民党必反”。
据报道,在中美外交互动气氛骤变之际,国民党决定依原定计划出访,竟招民进党讥讽为“误判情势”。
报道称,国民党强调,此行在春节前已安排,行程都是由党部规划。夏立言、赵春山与国民党大陆事务部主任林祖嘉及国民党智库董事高思博8日启程,展开为期10天的“交流对话、关怀民生”之旅,预计前往北京、南京、上海、武汉及重庆聆听台生及台商心声。国民党强调,此次交流对话,将反映当前台湾民众对台海安全的关切、对区域和平稳定的期望,也传达台湾广大农渔民和中小企业希望互惠互利、共荣双赢的心声。
参考消息网2月7日报道(作者/曹一鸣 王迪)综合台媒报道,台当局防务部门及岛内“中科院”(中山科学研究院)2月7日宣称,为打造所谓“本土无人机队”,计划于2023年7月交付3000架“军用商规”无人机的原型机、2024年实现量产,并扬言要“排除红色供应链”。但台媒质疑称,不仅该计划主导厂商被曝与2022年“陆制无人机”表演有关,且“业界商规无人机专利权多属大陆”,脸书网友就此吐槽称,岛内防务猫腻不少,“令人不安”。
据报道,台当局防务部门7日上午召开无人机角色与功能相关记者会,岛内“中科院”航空研究所所长齐立平在会上表示,参考俄乌冲突中无人机的发展与应用,台岛要建构“无人机不对称战力”,防务部门加速推动各型无人机的研发产制,并通过军民合作连接“中科院”与民间产能,打造无人机战队,以快速建立“无人机新战力”。
报道称,齐立平还表示,该院研发中的无人机包括腾云大型无人机、锐鸢二型无人机、红雀三型无人机与巡飞弹等;并公布台军方所需3000架“军用商规”无人机的5款需求机种。
参考消息网2月7日报道 据台湾“中时新闻网”2月7日报道,所谓“台湾美国商会”的调查显示,美企认为两岸关系与台岛安全应列为台当局的“施政优先”事项。
据报道,两岸关系持续紧张,也成为外商投资台湾的隐忧。“台湾美国商会”7日发布《2023年商业景气调查》报告,47%的会员已经或计划调整业务以应对新地缘政治,“两岸关系”与“台岛安全”也被会员视为台当局未来1至3年的“施政优先”重点。
报道称,被问到台当局未来1至3年“施政优先”重点时,在可以复选的情况下,55%的会员认为“两岸关系”是重中之重,40%则认为是“台岛安全”。此外,44%的会员表示台当局应更加注重“人才发展与维持”,42%的会员在意“能源供应”。
根据商会去年12月的调查,有33%的会员表示企业营运因为两岸紧张关系而受到重大干扰,同样的问题在去年8月调查时,仅有17%的会员表示受到重大干扰。47%的会员已经或计划调整业务以应对新地缘政治。
另据台湾联合新闻网2月7日报道,42%的受访者也希望台当局能将“充足的能源”列为未来1至3年的首要任务;还有67%的受访者担心是否有足够的绿色能源供应来源。同时,34%的受访者认为规章和政策是台湾地区商业环境最需改善的关键领域,有43%的受访者表示对于当局各部门解释规章的不一致性深感困扰。
参考消息网2月7日报道 “北漂”台青郭雪筠在台湾“中时新闻网”刊登返台过年的系列文章。2月7日,她撰写了《两岸的薪资天花板》一文,对比了两岸媒体人的薪资和生活理念。全文摘编如下:
交流嘛,主要还是要起到“双向交流、相互了解”的作用。所以我此次回台湾,特别询问了岛内青年当前的薪资与婚恋观念,供大陆朋友了解。
在此仅以台湾媒体业(传统媒体)为例(自媒体不包含在内)。本次受访人员皆是相关从业者,但这次也仅涉及我周围的“同温层”伙伴。
如果是一位会码字、会编辑耸动新闻的传统新闻专业毕业生,那台湾的工作机会会比在北京少。因为岛内没有字节跳动、没有微信公众号,像北京的传媒从业者那样从传统媒体跳槽到字节跳动、成为税后月薪2万元(人民币,下同)的新闻或运营人员的机会并不存在。
退而求其次,想去某公众号做个记者,当一条月薪1.2万到1.5万、饿不死吃不饱也不求买房的“咸鱼”?也不存在的。台湾媒体大致就是那么几家,数都能数得过来。
假设你是某岛内公立大学新闻系的研究生,25岁毕业,刚进入台湾知名某大报担任记者,薪资大约为7000至8000元。干了5年,三十而立,薪资来到了9000至11000,然后,这个薪资就会伴随你非常长的一段时间。
参考消息网2月7日报道 据台湾《旺报》2月7日报道,金门县议会6日成立“跨党派问政联盟”及“无党籍联盟政团”,在县长陈福海见证下,共同发表倡议金门成为“永久非军事区”等四大宣言,期望金门能从此远离战争梦魇。
据报道,两政团联盟共同发表四大宣言:一、倡议金门成为“永久非军事区”,主张两岸和平发展,期能远离无情之战争,确保乡亲生命财产安全,生活环境无虞;二、强力推动“金厦跨海大桥”早日兴建,营造金厦特区生活圈,带动金门经济发展契机;三、本于“乡亲事务”即是“县政事务”服务初衷,善尽代议士为民服务工作(的义务),鼓励乡亲积极参与公共事务讨论,共同打造金门美好未来愿景;四、以集思广益前瞻思维,献替县政建设发展方向,冀为县政立基领航,创造金门国际化愿景条件。
报道称,陈福海表示,两盟成立的初心都是为金门提出好的建言,所提的这四大宣言,也是自己在竞选时最重要的政见,县府将全力支持与协助,期望一起打造美好的环境,落实“金门第一、乡亲优先”的理念。
参考消息网2月7日报道 据台湾“中时新闻网”2月6日报道,蔡英文此前宣布由陈建仁接替苏贞昌,担任台湾地区行政机构负责人一职,陈亦表示会建立“温暖坚韧”的新团队。但最新网络投票显示,有超过八成的民众不支持陈建仁出任此职;而对于改善岛内民众生活,则有逾九成网友表示“没信心”。“中时新闻网”称,这一最新民调结果曝光“吓死人”。
报道称,台湾TVBS新闻网针对陈建仁的网络投票5日晚间结束,在参与网络投票的民众当中,有84%的人反对陈建仁成为新一任行政机构负责人,支持者仅占11%。
据报道,与此同时,对于以陈建仁为首的新团队能否改善民众生活,只有6%的网络投票参加者表示有信心,表示“没信心”者却高达91%。
报道称,此外,对于民进党籍前地方负责人进入行政机构任职,如前桃园市长郑文灿接任行政机构副职、前基隆市长林右昌为新任岛内事务负责人;以及经济事务部门负责人王美花、防务部门负责人邱国正等留任,网友们的态度也相当不满,有91%认为“不满意”,表示满意的人仅有7%。
参考消息网2月7日报道 据台湾联合新闻网2月7日报道,中国国民党前主席连战当天在台北的蒋经国图书馆举办《连战回忆录》新书发表会,蓝营大咖“众星云集”,包括台湾地区前领导人马英九、立法机构前负责人王金平、国民党主席朱立伦、高人气的高雄前市长韩国瑜等皆受邀前往。除了各方致词将聚焦两岸议题外,上述出席人员与2024台湾地区领导人选战息息相关,也将引爆话题。
报道称,这是韩国瑜2022年地方选举投票日结束后首度参加媒体公开活动,不过他已表示自己只是参加活动,会向大家拜个晚年,但不方便接受采访,并未表态2024年是否参选。
据报道,连战在新书中表示,两岸应该推动“政治对话”,追求最终和平。他认为,两岸的政治难题无法完全从国际介入得以解决,关键还是两岸之间务实的面对,需要有“彼此都是中国人”的认同。
据台湾“中央社”此前报道,《连战回忆录》1月17日出版,该书由连战亲著,历时15年付梓,分上下两册,内容包括连战在半个世纪里为两岸和平奔走的详实记录,还收录北大演讲等重要演讲全文,书中同时披露连战对两岸关系的最新见解。
平心在线声明:该文看法仅代表作者自己,与本平台无关。转载请注明:Telegram获取用户ID(www.tel8.vip):台岛南部水情吃紧,缓解“要等梅雨季”